什麼是壽險?
壽險是「保障身故風險」的保險,目的是為家人預留保障。
當我們(被保險人)身故或完全失能、未來無法再繼續賺錢扶養家人(受益人)時,壽險能夠幫我們留下一筆錢、幫助家人渡過最困難的時刻。
除了身故,壽險商品通常還會包含「完全失能」保障。
這是因為完全失能被視為「經濟死亡」同樣無法再提供家人經濟支持,因此大多壽險商品會將其納入保障範圍。但如果是在意外健康險商品裡面的壽險給付,或針對兒童的壽險商品(給付喪葬費用),則不一定會有此項。
壽險通常保什麼?
〔身故〕
當被保險人過世時(不管因為意外、疾病或是不明原因),受益人可以獲得一筆一次性的保險金。
〔完全失能〕
當被保險人完全失能時(不管因為意外、疾病或是不明原因),受益人可以獲得一筆一次性的保險金。
〔期滿領回〕
當被保險人到達約定保險年齡(有時候是約定第幾個保單週年)時,被保險人可以獲得一筆一次性的保險金;這個保險年齡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而不斷提高,目前普遍的新壽險保單為110歲。
壽險有哪幾種?
壽險主要以「保障年期」區分,可分為一年期壽險、定期壽險以及終身壽險。
定期壽險
- 特色:繳幾年、保幾年,保費通常每年固定。常見保障年期為10/15/20年 (ex: 繳10年、保10年)
- 優點:年輕時保費便宜,保障期間保費固定,有利財務規劃
- 缺點:年紀大時可能買不到保障
終身壽險
- 特色:繳幾年、保終身,保費通常每年固定,常見繳費年期為1/6/10/20 (ex: 繳20年、保終身)
- 優點:不擔心年紀大沒保障,且基本一定拿得到保險金
- 缺點:保費較貴、且調整彈性較小
誰適合買壽險?應該怎麼買?
有撫養責任(有人需要靠你養)的人非常適合配置一定額度的壽險。在自己過世或完全失能後,可以為家人提供一定程度的財務保障。
時機1:步入社會、開始工作時
步入社會後開始經濟獨立,一般人也開始負擔扶養父母的責任,適合開始規劃壽險保障。
時機2:預備成家,或有子女後
成家或者有子女後,扶養負擔通常變得更重;如果仍未有終身壽險規劃,建議優先配置;而如果已有基本壽險規劃,建議重新審視壽險額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