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意外險?
意外險專門保障意外導致的風險,正式名稱是「傷害險」。
保險上的意外需符合「外來、突發、非疾病」三大條件。
意外險最基本的保障是意外身故與意外失能。
當我們因為意外而身故或完全失能、未來無法再繼續賺錢扶養家人時,意外險能夠幫我們留下一筆錢、幫助家人渡過最困難的時刻。
此外,意外險也提供醫療保障。當我們因為意外受傷時,意外險可以用來支應醫療費用支出、看護費用等。
意外險通常保什麼?
〔意外身故〕
當我們(被保險人)因為意外過世時,我們的家人(受益人)可以獲得一筆一次性的保險金。
〔意外實支〕
當我們因為意外受傷時,我們可以獲得一筆錢。
這筆錢會根據實際的醫療支出收據,在額度內花多少、賠多少。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,通常必須要有收據,且是和醫療行為直接相關的費用才會理賠。
意外險有哪幾種?
意外險主要以「保障年期」區分,可分為一年期意外險、定期意外險以及終身意外險。
誰需要買意外險?
青壯年男性
意外是每個年齡都可能發生的,對於在外奔波打拼的青壯年也是一樣。而身為家庭經濟支柱,意外險能充當部分的壽險功能。特別是由於男性的壽險保費較貴,意外險能以低廉的保費獲得高額的保障,可以考慮一年或定期意外險。
年長者
上了年紀容最擔心跌倒或交通意外,對於高齡者來說,跌倒骨折的風險非常高。因此建議配置意外險,並可以著重關注意外住院、骨折與意外失能的部分。同時意外險保費也較醫療險便宜,不會因為年齡而有高額保費壓力。
意外險多少錢?
基本的意外保障(身故+失能)的保障倍率大約是保費的1,000倍。每年花1,000元,就可以買到100萬左右的身故保障。
意外險保費只和職業有關
意外險的保障範圍縮限在意外(不含疾病或其他原因),而每個人不論年齡或性別,遇到意外的機率是相同的,因此意外險的保費和年齡、性別都沒有關係,只和職業類別有關係。
對大多人來說,保費遠比壽險、醫療險便宜。總的來說,對男性或是年長者來說,比起壽險或醫療險,意外險是可以用低保費獲得高保障的好選擇。
高危職業,意外險保費較貴
對意外險影響最大的是職業,從事高風險職業的人,保費就會越貴,常見的加費幅度如下:
職業類別 | 費率倍數 |
---|---|
第一類 (一般內勤) | 1倍 (正常費率) |
第二類 (一般外勤) | 1.25倍 |
第三類 | 1.5倍 |
第四類 | 2.25倍 |
第五類 | 3.5倍 |
第六類 | 4.5倍 |
各家保險公司的職業分類方式是參考主管機關建議的「臺灣地區傷害保險個人職業分類表」後各自決定,分成1~6級以及拒保職業,級別越高代表該職業風險越高,保費也會越貴。
大多職業在各家的分類是相同的,比如常見的一般內勤人員,在每一間都是第1類,一般外勤則是第2類。僅有少數特別職業可能在不同公司會有不同的分級。
而如果投保後轉職導致等級有變化,也需要主動「書面」通知保險公司,保險公司會按照新的等級加收或退還保費。如果沒有通知保險公司則會影響權益,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或減少理賠金。
舉個例子
A商品僅接受1-4類投保,意思是:
- 小明以第1類身份投保後轉職成第5類且發生意外,則保險公司不負理賠責任。
- 小明以第1類身份投保後轉職成第3類且發生意外,則保險公司可按比例折算。
假設100萬保額,1類年繳保費1000元,3類則應繳1500元,小明因為只繳了應繳保費的 2/3 (1000/1500),所以也只能領到 66 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