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癌症險?
癌症險又稱防癌險,專門用來轉嫁罹癌帶來的經濟負擔,特別是罹癌後可能衍生的龐大醫療支出。
根據衛服部統計,癌症已連續40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一名。研究指出,一個人終身約有4成機率發現罹患某種癌症。環境與生活習慣都可能引發癌症風險,約70%的癌症患者沒有家族病史。
此外,年紀越大、罹癌機率越高;65歲以上長者罹癌機率高達三分之一。而癌症的治療動輒幾十萬、上百萬,對大多數人都是不小的負擔。
癌症險通常保什麼?
〔癌症一次給付〕
當我們初次罹癌時,保險公司會理賠一筆保險金。這筆錢就是我們當初投保的保額。
不過需要注意,這類保單通常會有90天等待期。
〔化療放療〕
當我們罹癌且必須接受化/放療治療時,保險公司會按照「保額」X「實際接受治療次數」理賠。
不過需要注意,這類保單通常會有90天等待期,且大部分保單每天理賠以一次為限。
〔標靶治療〕
當我們罹癌且必須接受標靶藥物治療時,保險公司會理賠一筆保險金。
不過需要注意,這類保單通常會有90天等待期,且多數保單只會給一次。
癌症險有哪幾種?
癌症險主要以「保障年期」區分,可分為一年期癌症險、定期癌症險以及終身癌症險。
終身癌症險
- 特色:繳幾年、保終身,保費通常每年固定
- 優點:保終身、且可投保的年齡上限較高,多數商品有”還本”設計
- 缺點:保費較貴
癌症險怎麼買?
優先規劃〔癌症一次給付〕保障,有需要再買療程型保障
由於罹癌後每個人面對的狀況與後續選擇的治療方式可能不同,因此建議癌症險應優先規劃一次給付型,彈性最大。整體而言,我們建議〔癌症一次給付〕的額度至少要100萬元以上,而療程型的保單則是輔助用,有餘裕再購買即可。
一次給付型怎麼挑?
- 根據希望保障的時長,判斷是否需要定期與終身商品。
- 可看在同樣的預算下,哪個商品提供的「癌症(重度)保險金」最高。如果是投保一年期商品,則應注意保費會隨著年齡調漲,不是只看今年的保費,未來保費調漲的幅度也應該被考慮。
- 若擔心體況變差被斷保,應選擇有保證續保的商品(或定期與終身險)。
療程型怎麼挑?
- 應注意癌症醫療的理賠範圍,有沒有包含併發症引起的治療、是否不限癌症期數的治療都能理賠(初期輕度都能理賠)。
- 應盡可能選擇有保證續保的商品(或定期與終身險)。
類型 | 條款寫法 | 理賠範圍 |
---|---|---|
縮限型 | 以治療癌症為直接原因,必須接受治療者 | 癌症(包含復發性癌症、轉移性癌症) |
擴大型 | 經診斷罹患癌症或因其併發症,必須接受治療者 | 癌症(包含復發性癌症、轉移性癌症)、癌症引起的其他病症 |
癌症險保額建議多少?
癌症希望基金會《2022 年癌症自費調查報告》中顯示:
- 47%零期、第一期、第二期的患者治療自費金額在 20 萬元以下,以手術治療、化療為主。
- 25%第三期、第四期的癌症患者所負擔的自費金額約在 100 萬元以上或 150 萬元以上,多是採標靶藥物治療。
我們建議〔癌症一次給付〕的額度至少要100萬元以上,而療程型的保單則根據自己需求配置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