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療險

12 終身醫療險

保障範圍

住院病房費用
手術醫療費用
看護費或照顧成本
收入中斷損失

商品特色

  • 住院日額給付:
    根據住院日數理賠,可用來補貼住院期間的看護成本、無法工作的損失。
  • 手術定額給付:
    按約定金額理賠,常見會根據手術項目理賠不同倍數的保險金。
  • 終身
    繳費10~30年期,保費固定,保障到約100歲。因為是在短期內提早繳完包含高齡的保費,因此保費較高

去看商品 👉

適合對象

  • 預算高,擔心老年醫療、追求終身保障:
    終身醫療險可以提供終身保障,且不用擔心續保、不用擔心保單調漲,但要考慮保額在幾十年後是否夠用。
  • 想當成實支實付保單的主約
    終身醫療險都是主約商品,可以用來附加其他一年期附約,比如實支實付附約。

如何挑選商品?

市售商品多種多樣、各有優缺點,下面我們會先介紹這類商品總共有哪些面向需要注意,你可以再從中挑選幾個你最重視的,挑選商品時會更有方向!

住院日額 - 決定保單能理賠的金額

住院能理賠的金額一般是「住院日額 * 住院天數」,因此住院日額越高,每天能理賠的金額就越多。有些保單除了住院日額保險金外,還有「出院療養保險金(或稱住院慰問金)」,給付的方式同樣是乘以天數,在評估商品時,可以加總考慮。

手術定義、是否能協議理賠 - 決定保障範圍

手術險的保障範圍大小,要看「手術定義」、「是否有限定住院手術」。目前大多條款是按照手術項目表+健保227 (即不在表上但在227裡面的手術可以協議理賠),範圍更廣的會再包含健保3343 (牙科外科手術)。另外要注意有些保單可能僅限住院手術,或門診手術只能理賠較低的額度。《手術定義有幾種?保單條款怎麼看?

手術給付倍數 - 決定保單能理賠的金額

理賠金額較高的手術險,基本上都是按照「手術倍數表」 提供不同倍數。但由於每個商品的倍數表不同、甚至有些連項目名稱都不同,導致消費者不太容易進行比較。基於保大不保小的原則,我們建議你以相對嚴重的手術作為參考基準。另外如果保單有提供「重大手術保險金」、「特定醫材保險金」,可能會更實用。

重大手術、特定醫材增額 - 決定保單能理賠的金額

一般來說手術表反映了手術的嚴重、複雜程度,但不能完全表示自費金額的高低,因此有些保單對「特定手術」比如:人工水晶體植入術、全膝關節置換術、心臟血管支架置放術……提供額外的保險金,這些手術會使用到「特定醫材」,為了避免保險金不夠用,所以有這類增額設計。另外也有些保單對「重大手術」提供額外的保險金,其實就相當於是把手術倍數表中高倍數的那些手術項目,倍率再加倍。因為重大手術通常也需要更多恢復期,此類增額設計能讓保單更實用。

保單給付總額限制 - 決定保單能理賠的金額

目前終身醫療保單都有「給付總額上限」!累計的理賠達到規定上限後,契約會終止。

保障年期 - 決定保單的時間長度

雖然都稱為終身 (能保到95歲以上就屬於終身),但實際上保單條款還是有訂出具體的年齡,而每張條款可能有差異,比如有的是99歲、有的是111歲。

保本設計 - 決定每年保費支出

保本設計指的是在身故或滿期時,可領回保費,概念類似用利息在支撐保障,因此保費會高很多(才有足夠的本金滾利息),適合預算寬裕的人購買。

繳費期間 - 決定每年保費支出

繳費期間越短,總繳保費雖然較低,但相對地保費壓力也越大。一般會建議選擇最長的繳費年期,概念是每年以較低的保費獲得保障,來分散風險。

其他常見商品特色

除了上面列出的幾個重要面向,市售商品也有其他不同特色,比如以下這些,這些在挑選時不是首要考量,但可以做為加分項考慮。

  • 特別病房增額:有些保單對加護病房、燒燙傷病房,額外提供1~3倍的保險金。
  • 長期住院增額:有些保單如果住院天數達31天以上,則之後每日的住院日額會變成2倍。
  • 其他特定情形增額:有些保單對特定情況,比如因意外住院、癌症住院、特定疾病住院等額外提供0.5~2倍的保險金。

其他你需要知道的事!

其他類似商品

  • 不同保障期長:「10 一年期醫療險」、「11 定期醫療險」
  • 不含手術定額:「06 終身住院醫療險」
  • 不含住院日額:「09 終身手術險」

建議搭配方式

「12 終身醫療險」可以當成醫療險規劃的主約選擇之一,特別是幫嬰幼兒規劃保單時,有些人會考慮用這個替代壽險當成主約。附加「03 一年期實支實付醫療險」以同時兼顧醫療費用損失、非醫療的隱形損失。

如果要做全面的保險規劃,健康方面可以再考慮附加癌症、重大傷病。如果有家庭責任者,則建議規劃壽險、意外險,給家人堅實的後盾!

醫療險的所有類型

主要提供「手術定額」保障

主要提供「住院日額+手術定額」保障

想保醫療險?找顧問

我要自己看保單

關於醫療險,你可能還想了解…